当前位置:妙笔阁小说网>言情>一碗水> 第56章 第二十八章 渠若向西行(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6章 第二十八章 渠若向西行(下)(1 / 2)

第56章第二十八章渠若向西行(下)

还是何云道设的宴请,还是一样的大包间,罗丽坐在三美旁边,听着宴席上野生菌协会的小企业主一个接一个地展开一些没用的寒暄。

其实对做生意的人来说,这样的场合不多得——不算太正式,也不是喝烂酒的局。平时烟不离手的几个人,这次竟然也能忍住烟瘾了,寒暄过后都在认真说事情。可见有的事能不能忍住,多半还是看面对的是谁。

罗丽没有让三美希望落空,菜还没上齐,她就把话引子抛了出来,刚开始几个老板还你推我让的,听罗丽说到“带有地理标志的产品比同类产品价格高出20%-90%”时,有人坐不住了,试探地问:“书记,您说的这些其实三美已经讲过一遍了,我们就是......也不是质疑您哈,就是心里有点没底......”

三美灵机一动,把当年和杨俊初次见面时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了一遍:“何氏的菌子品质大家都看在眼里,没有不服的吧?可当年,何氏规格1000克的菌汤包,价格只有人家规格500克的60%,就是因为人家多了几个标志。当初我也不信,觉得哪有这样的好事,可咱们得与时俱进啊各位。现在的消费者和以前已经不一样了,现在的人讲的就是一个绿色、健康,你说健不健康这东西,肉眼也看不出来呀,对不对,消费者就认定这个标志,靠标志来判断了。就算咱自己人知道,其实里面都是一样的东西,人家消费者就是要认那个标,你没办法的。”

几个人又窃窃私语了一阵,罗丽看他们还是在摇摆,也看出来了,其实不是他们不想投赞成票,就是碍于情面,毕竟当年大家都是苦日子时,确实靠着老s辈子帮衬了不少,现在“转投”三美她们麾下,上一辈人心里肯定是不乐意的。她清了清嗓子,几人不再说话了,都停下来看着她。

“本来就是不记名投票,大家私下知道这情况就是了,没必要揭开了讲清楚。另外,那几位老人家那边,我再去做做工作。各位世平县的企业家,我们世平现在的确是处于一个巨大的转型期,这件事不单单是协会内部的事,这事关系到我们以后的孩子、孙辈,到底能不能过上比我们更好的日子。我们做大人的,总要给孩子们留点家底,各位说,是不是这个理?这件事需要大家的支持才能成,来,我敬各位一杯,多的不说了,都在酒里。”

说完把杯里的酒一饮而尽。

人家书记都做到这份上了,他们还有什么不愿意的呢?于是这事就算这样约定了,只等不记名投票。

今晚看到罗丽喝了那一大杯白酒,周双双的焦急挂在脸上,在车上就带着一丝指责问:“您何苦呢,何云道和刘三美敬不就行了,您这样子,也不怕他们两个把自己架得太高了,尤其那刘三美,她是不错,心也热,可您,唉,书记,我就怕她把事情想岔了,万一跟何超平似的......一个何氏都够您累的。”

罗丽把车窗放下一条缝,冷风拍在她泛红的脸颊上,眼皮有些刺痛,酒意瞬间消解了大半,她转头看看周双双的大肚子,关紧车窗,抹了一把额头,靠在座椅上,像回答,又像自说自话:“刘三美嘛......农村娃娃,又是女娃,她不会的。”

“我也喜欢她,可......人这事,真是很难说......”

罗丽轻轻摇摇头:“现在我们的目标是什么?产业整型。可我们的条件是什么呢?要铁路,铁路没有;要高速,高速不普及;要人力,壮劳力都在广东。你说,我们到底有什么资源可以用?所以现如今,对世平县来说,刘三美、何云道这样的人,就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

她看周双双还是皱着眉头,笑着打趣:“果然是要当妈的人了,操心大了。”

“我不是那个意思书记......”

“我知道,我逗你玩的,望望你那点样子,急成这样。我和你说啊,这企业家要能和政府合作,大家共赢,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企业家本身要有能力、意愿,这二者缺一不可。手里的资源决定了企业家的能力,意愿则直接影响企业家的积极性。刘三美这人,年纪不大,性子也不稳,可她有能力,更难得的是有意愿,你说,我现在要是不和她一起扶着,往前走一步,是不是就太可惜了?”

周双双似乎是想得更远了,低着头不再说话,罗丽望着驾驶室前方的街景,心里在衡量,何氏,美好商贸,这两家都打压不得,但也不能过分擡高某一方......干脆明年的全国食用菌研讨会,让两家都去。

一月中旬,天气最冷的时候,少水镇的耕地流转工作终于告一段落,包括美好商贸在内的十来家中小企业分别承包了全镇的可流转耕地,海拔高的地方种山葵、露水草、重楼;中间地带种可食用玫瑰和万寿菊、蓝莓、杨梅、桃子等;低海拔的地方种火龙果、茭白等。

尽管临近过年,少水镇还是一派火热的景象,耕地的耕地,埋肥的埋肥,一车车的大棚撑杆和薄膜源源不断地运到镇上来,捡到了这个便宜的日娃把运输端的事全部包给了陈宝国和王凯。

现在少水镇的货运量可不得了,他俩光是做美好商贸这一家的下游就不愁没肉吃了,说来也怪,从前运送野生菌的活也挺累人的,还时常两班倒,可王凯硬是一斤肉都没掉。现如今做了负责人,业务更累、伙食也更好了,人反而瘦了不少,下巴上那层肉一脱,倒是个洋气伙子呢!

不记名投票的事交给了何云道,三美带着杨俊花了几天时间,到弥勒、安宁、大理等地走了一圈,看看人家的玫瑰种植基地是怎么安排的,又花了大价钱请了当地干得最好的种植户,跟着她们进村开现场会。

现场会,就是由专业的农科技术人员,指导农户学习种植过程中的每一个小项如何操作的活动。现场会当天,向阳新村的人个个都起得很早,天才蒙蒙亮,农科所的工作人员和三美请来的种植模范户还没到地点,地面上就已经里三圈外三圈围满了人。

和从前看热闹的时候不一样了,这一回没有一个人拿着瓜子来现场嗑,也没人带孩子来,还有不少农户把孩子的作业本撕了两张攥在手里,有的拿短短的铅笔头子,有的拿没有笔盖的圆珠笔,都等着记笔记。

安宁来的种植模范户一到现场,没想到这里的村民如此求知若渴,顿时来了精神,怎么育苗、怎么移栽、怎么追肥、怎么除虫、怎么打顶、封顶药抹在哪儿、抹多少......每一个细节都讲得清清楚楚,投入到一口水都没喝,讲到最后,声音都沙哑了。

他手里拿着一株样本,哑着嗓子大声问:“有谁要问问题吗?”

三美环视了一圈,大家都害羞地低着头,她走到种植模范户身边:“他们不好意思,我先来问一个,如果问的不对,闹笑话了,就当搞气氛了哈。”

现场一阵笑声,三美接着说:“这玫瑰种出来就能吃吗?我的意思是,能这样”,三美做了一个滑稽的动作,像马吃草一样对着玫瑰花咀嚼了几下,“整朵都能吃吗?”

这问题一出来,大家果然放松多了,交头接耳的声音慢慢大起来,模范种植户当即解释:“一般是不生吃的,都是采摘下来以后送到厂里进行清洗、破碎、混合,最后品控过关之后再装罐。现在都是全自动生产线,最后装罐的玫瑰花酱和玫瑰花馅料等等都是无菌装罐,再之后贴上标签,就能卖到各地了。”

短短几句话,听得大家津津有味,几个妇女怯生生举起手,问题一个接一个渐渐多起来。

看着现场的气氛,三美心里说不上来地感到满足,她笑眯眯地和杨俊耳语了两声,慢慢退出了人群。

今天不光是开现场会的日子,也是李教授进村的日子——课题审批虽然还没有走完程序,但是她已经急不可耐了,要凤丽带她先进村看看。

日娃进省城办事,顺路把俩人从机场接回来,这个点差不多也该到了。

一进村,李教授顾不上休息,闹着要往山里去,三美没辙,只能让几个妇女和凤丽带着一起进山去,她和日娃就留下来做饭。

三美已经很久没有做过饭了,几乎都是在女工家吃,这家蹭一顿、那家蹭一顿,现在兜里有钱了,反而吃上了百家饭,她总是调侃自己:“公司和你们要饭吃,我也只能跟着要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妙笔阁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