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说,小公子齐九,定要死在他的任性妄为、不听劝告上。
小公子下海那天,岸边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他们都等着看鹦鹉螺号下水散架,说不定还能浑水摸鱼,捡到一些小公子的宝物。
忽然,人群一片哄动,纷纷让出一条道来,他们的新知府苏子瞻,带着一班衙役,也站在了码头上。
“哈哈哈,小公子也算有面子了,就连苏知府都来看他的热闹!”
“你们猜齐小官人的船几步落水?”
“我赌百步!”
“我赌两百步!”
人们的笑声更大了,纷纷叫嚷着,让齐小公子快些出来,他们好早点回家吃午饭。
鹦鹉螺号千呼万唤始出来,船头出现在船坞出口,船底用布包着,一群人簇拥着它,用力拉着儿臂粗的绳子。然而仔细去看,就会发现,船底固定了一批滚轮,这些人拉着的绳子,是怕船滚得太快,失去方向。
走了没几步,鹦鹉螺号便落入了长方形的海池,海池与大海相连,方便新船入海。
只见它首尖体长,下窄上宽,状若两翼,梁拱小,甲板脊弧不高,入水的时候激起了不小的水花,在海面上摇摇晃晃的,像只海底动物。鹦鹉螺号与普通的海船有很大差异,再加上它并不高大威武,一点都不符合齐九公子财大气粗的气质,反而和它的名字一样,像个小小的海螺。
齐小公子骑着马出现在码头,身后跟着大群侍女仆役,大堆的木箱包袱,是了,这艘全新的海船还没有装饰过内部。百姓们笑得前仰后合,心道这位齐小公子人傻钱多,若是因此出事,还真是可惜。
齐九公子在苏知府身后停下,主动下马,躬身行礼,苏知府将他扶起来,两人相顾无言。有靠近这两人的,似乎从苏知府的眼中看出了深深的担忧。
“承蒙苏知府不
辞辛苦,前来送行,齐九不胜荣幸。”
“哪里哪里。齐小官人才高志远,此次出海,必有收获。若是遇上了本官苦苦寻觅的神鲲,还请小官人写信告知于我。”
“这是自然,”齐九一挥手,身后的仆人们手脚麻利地爬上鹦鹉螺号,开始打扫和装饰,“苏知府,你看我这小船,是不是很好看啊?”
苏轼看了两眼,很认真地点了点头。
围观众人为之绝倒,敢情齐小公子是觉得这条船好看,才会买下来啊。可在沿海人民的眼里,这条船平平无奇,哪里都值不上一句“好看”,顶多是丑得很有特色。
装饰海船的过程并不算长,但年底的海风吹在脸上,还是有些冻人,不少老幼妇孺熬不住,纷纷回家去了。
剩下的人都等着看鹦鹉螺号什么时候散架,毕竟它也在水里泡了一个多时辰了,好像没什么问题。
“船橹一动起来,肯定出问题。”
日头偏移,已经快到午时,人群渐渐稀疏,苏知府仍然站在码头上,齐小公子与他并肩而立,一高一低,竟然意外的十分和谐。
“报,一切准备妥当,可以起程了!”
齐九擡脚要走,忽然想起什么,回头看了苏知府一眼,露出一个明朗的微笑,对这位等候许久的知府说:“苏知府,该回家吃饭了,嫂夫人等着你呢!”
苏轼不说话,静静地看着他。齐九定定地站了片刻,向他挥手告别,转身上船,很快消失在船舱里。
系住鹦鹉螺号的纤绳全都解开,船顺风离岸,长橹从船的侧边伸出来,“扑通”落水,开始摇动,鹦鹉螺号晃了一下,很快便稳住,在人们的视线中渐行渐远。
引航的另一条船早已走远,跟着护航的五条船也逐次出发,不论齐九的座船如何夸张怪异,他这一支七船船队,已经算规模很大了,这也是人们忍不住前来围观的另一个原因。
直到鹦鹉螺号消失在天际线,人们期待的散架事件仍未发生,大家互相调笑着对方的看走眼,推搡着离开了码头。
突然,人群中有声音问:“鹦鹉螺是什么螺?”
妙笔阁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