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59章 人物大罐(2 / 2)

寻思片刻,她出口训斥自个丈夫:“行了,就按你说的价钱,待会要是人来了,你不许再张嘴说话,就当自已是个哑巴。你现在去把地窖口打开先散散气儿。”

范姓妇女训斥完丈夫,她出来走到杨明面前,微笑道:“大兄弟,让你等这么久,真是不好意思了。我家那口子吐口了,说没有一万块钱……他不卖。你看……”

杨明笑道:“大姐,钱不是问题,但我得先看看货的成色再决定吧?您觉得呢?”

“那……你带的钱够吗?”妇女关心的问题是,要是看完没那么多钱,不白看了吗!

杨明拍拍随身带着的包,说道:“别说一万了,就是两万都不在话下。走吧!让我去见识一下您家的宝贝究竟值不值一万块钱。”

范姓妇女带着杨明进家门,直接到堆柴火棚子里面,指着一个胖大光头男子说:“这就是我家当家的,东西都是我婆婆留下的,你要想看,得下到地窖里面看。”

男子没有多言,对着杨明腼腆笑笑:“下去吧!东西在地下,一般情况下我是不乐意让人看的。”

地窖口就在柴火堆边,入口不大,光头拿着手电筒率先下去,杨明跟在他身后,妇女最后一个下去。

地窖里面空间不小,杨明借着手电光仔细看,地窖四周堆着一些麦秆包裹着的器物。光头把手电递给杨明,他弯腰抱起一个罐子,拨开麦秆道:“都是我家祖上留下的,款识是至正年间款,我家老号款识没货了,只有这些还有不少。”

杨明接过来一看,心里顿时一动,这是尊昭君出塞人物图罐。画面中有昭君怀抱琵琶、随行汉使及匈奴使节人物描绘。

别看杨明家里有不少元青花瓷器,但人物图画大件瓷器一件都没有。朱家溍说是元青花原本人物画瓷器就不多,能流传下来的更是稀少。

他说民国年间,大雅斋造过一批高仿元青花各色人物大件儿器型。但那些东西面对的主要是国外棒槌买家,琉璃厂店铺基本都知道是高仿的,没人去买。

就杨明所知,后来国外拍卖的元青花瓷器上人物图案丰富多样,大多都是取材于中国历史故事、戏曲文学和民间传说。

他手里拿着的这件东西,从手感上来说,和家里那些真正元青花手感差不多,不知底细的人,基本上是很难分辨出来。

随后光头又打开几件,杨明一一看过,有取自《三国演义》,描绘刘备、关羽、张飞三次拜访诸葛亮的情景大罐子。

有百花亭图罐,这是出自元代杂剧《逞风流王焕百花亭》,讲述书生王焕与妓女贺怜怜的爱情故事。

还有一件西厢记焚香图罐,描绘《西厢记》中崔莺莺焚香拜月的场景。

“都是人物大罐吗?”杨明看了几件后,发现地窖内还有很多,要是这样一件一件看,一个小时也看不完,他忍不住开口问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妙笔阁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