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5章 拼字(2 / 2)

当杨明把那件疑似南宋青花瓷摆到茶几上后,朱家溍带上老花镜开始仔细观看起来。

真正行家根本无需花里胡哨的鉴定手段,朱家溍只是看了一会儿,就认定这是件南宋青花瓷:“东西没错,这东西不是孤品,清末琉璃厂出现过一批十几件,后来都被人收藏起来秘不示人。你这件东西似乎是琉璃厂一家专做仿品的店铺所有。

因为那批东西虽不完美,但器型基本没什么瑕疵。只有一件有瑕疵的大型器物,被那家做仿品铺子买下做镇店之宝。”

杨明听了朱家溍说辞,心里激动的难以自持,他很想问问此物价值几何?但考虑到朱家溍脾性,他没敢开口。

收起青花罐子,杨明又把疑似《兰亭序》书法卷轴打开让朱家溍观看。

这次朱家溍观看时间很长,其间还起身到书架上拿过一本书籍,对照着研究。

过了好长时间,朱家溍才抬起身子,问杨明:“讲讲从何处得来的?”

杨明把事情讲了一遍,朱家溍点点头:“你听说过没有,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根本不是王羲之真迹?”

杨明点头:“听说过,也曾经仔细看过一些人写的分析文章,但具体情况不清楚。”

朱家溍叹息道:“这件事情要是追根溯源,王羲之写没写过《兰亭序》这么一篇东西,确实存疑。

虽然有人说真迹在昭陵埋着,但证据不足。也有人说在武则天乾陵里,但乾陵至今未被挖掘,也只是个传说罢了。

历史上围绕《兰亭序》真假论辩无数,最激烈的一次是建国后六十年代。当时那位某老某老诗多好的少大人物,坚定认为《兰亭序》不是王羲之写的。

他认为《兰亭序》是隋朝智永和尚一手炮制出来的。他的证据是两块晋代墓志铭《王兴之夫妇墓志》和《谢琨墓志》

这两块墓志和王羲之所处时代相同,而且,王兴之还是王羲之从兄弟。王羲之同时代这两块碑刻文字,有几分隶书味道。

这时期汉字正由隶书向楷书过渡。所以某老认为,通篇都是成熟行楷的《兰亭序》根本就不可能是王羲之写的。

虽然某老当时在文化界地位尊崇,可以毫不夸张得说,他的话基本就是“一言九鼎”。但即便如此,还是有人不同意他的观点。

反对他的人是谁我就不说了,反正……哎,不提了。当时反对意见是,墓志铭是刻在石头上的文字,属于雕刻体,而写在纸上的是手写体。

要按照某老说法,那么王羲之《丧乱贴》《孔侍中贴》等也是假的呗?其次,唐代市面上还有不少王羲之真迹。唐太宗撰写《圣教序》,就是从王羲之一堆书法里集字拼出来的。

经办此事的正是怀仁,他带着一群人,满世界淘换王羲之真迹,一个字一个字筛选,用了二十五年时间,才刻成了《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妙笔阁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