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3章 朱高炽发明(2 / 2)

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也是十分的便利,以后出海这一方面可以好好利用起来。

所以,如果事态在金陵还没有闹起来的时候,就解决了的话,那么他还可以趁着这个机会继续一次大的改革。

大战之后进行一切事情的洗牌,把金陵这个地方重新变成下一个阳光城。

让江宁商会去把家乡给建设起来这应该不是难事、

江宁商会以前就是金陵的人。

而这一次,朱高炽还打算更加大胆一些,要是金陵城拿下之后,经历过战火洗礼,那必然是一个新的发展和建设的机会。

朱高炽则是要建设新城,房屋建筑加上道路桥梁等都不再用木质的材料了。

而是全部采用砖瓦土石,这个新城要去学习后世的房屋的建设一样。,

一般一个城市几百上千年都不会坏。

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我们国家几千年文化,无数的雄伟建筑,多少艺术工匠的心血,很多却都没有保留下来,全部在战火中被一把火给毁掉了。

要不是阿房宫还在的话,还有其余的地方什么事?

这些都是对于文化的损失。

如果一开始就采用石头来堆砌那么就算是火烧,那也烧不着啊。

这一点,西方的一些宫殿和建筑就是这样,直接保留了几百年都还是原来的模样。

等金陵这边先试一试现在的工艺水平,让这些工匠们练练手。

到时候在京城和其余的地方普及开来,让各地的房屋建筑也就发生一些变化。

所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任何一个小的变化其实都是能够撬动一些事情的发展的。

就好比这建筑的风格变化,那么因为利益的趋势,自然会引起很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业之中来,开发出一些好用的工具啊,出现一些有能力的匠人啊这些都是大明的国家宝藏。

一个地方这样大规模的建筑,又会带到人口的流动,物资的交易,材料的运输,饭馆餐旅等等。

可以让整个城市都活络起来。

在这个情况下,朱高炽则就可以按照他的心理想法,倒逼这些人去动脑筋,也可以让其余的人才也跟着去动脑筋

这样就是推动历史的快速发展了。

其实在历史上也真的就是这样,每一个大灾大难之后就一定会有大的盛世治世。

这也就是这样的规律。

现在朱高炽一上台就是这样的打仗,好在他也算是早有了准备,所以对于大明的国库上面来说消耗还算好的。

要是换一个人,那么就一定会在百姓的身上去捞钱,然后层层官员再一克扣,百姓就得冻死饿死了、

好在朱高炽没有这样办,所以,他要求的是速战速决,不能拖,这一拖下去那么最后他的经济支持不了,国库又没有钱,那他就只能还是在百姓的身上去刮了。

朱高炽不愿意办这样的事情。

他就想着借助这个机会去发展天下的事物。

因此,他十分的关系樊忠他们的情况,对于樊忠他们的行踪也是十分的了解。

樊忠也知道朱高炽在催促着他,也知道他派人在身边随时给京城汇报情况‘。’

他也不生气,毕竟他对于朱高炽的认识还是在他当太子的时期,他知道太子殿下是一个不错的人,可是对于行军打仗他可能不太懂。

所以他才会这样的紧张。

樊忠作为上一辈的叔叔了,他和朱棣算是一倍的了,他看到朱高炽有一种看自己的侄儿的感觉。

于是,他也不阻拦甚至是主动的上报信息给朱高炽,告诉他目前的情况如何,自己打算怎么攻城。朱允炆那边的情况如何。

四处收到的情报又如何等等。

朱高炽倒是很安心,有樊忠这样的汇报,他自然是很满意的。

他对于樊忠的态度也是很认可的。

要是在以前他完全可以自己从锦衣卫那里就掌握这些消息,可是现在锦衣卫有事情忙去了。

他就得自己去重新找人去打探消息了。

就这样,朱高炽对于樊忠他们的情况就是十分的了解了。

他知道樊忠他们的人马,大多数都是从漠北撤回来的,要说这些人的实战能力,那是没有说的,无论的将令还是经验,都好。

可是就一点,他们对于这攻城打仗就有些不好搞了。

他们以前在漠北,对战的是马哈木的骑兵,要是说起来,这个骑兵可比这个守城的将士要猛太多了。

但是他们和骑兵打不怕。

和这守城的将士打反而会有些畏惧,那是因为和骑兵打,至少你能够看到对方的人,就算他的战马飞快,你也可以上去和他招呼,大不了一换一呗。

可是这攻城就不一样了。

作为攻城的一方是城楼之下,被高大的城楼给拦住,守城的一方则是在城楼上面不是放箭就是砸石头的,可能你死了你也不知道是谁把你杀了的。

这种感觉就比在漠北的草原打仗要难。

他们对于这方面的经验也就不足。

就算是及时要制作出云梯来,这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朱高炽本来也就在催樊忠他们要速战速决,那么他也没有办法在沿途去准备云梯。

因此,就出现了攻城没有什么好工具的情况。

王钊那边是有好武器可以攻城,但是他还没有回来啊,就算是给樊忠他们运过去这也需要花不少的时间。

所以还是得早点想办法。

樊忠对于这些情况都是一五一十的给朱高炽说起的。

朱高炽也是十分的上心,他命令三杨先把其余的事情能放就放下,去找到方如晦加紧打造攻城器械。

要快要轻要好用。

有了朱高炽的指示之后,京城这边也就忙开了,大伙儿都给金陵之战让路,一点要加快完成攻城器械给送过去。

好在方如晦这边的京畿地区人才济济,很快就发明过来了高级版的云梯。

这种云梯呢还是没有脱离古时候的云梯,只不过,这个云梯变成了伸缩版了,而且还采用了更加轻便的材料,以及简易组装流程。

也就是说这些材料可以很快的运输,等到了地方之后,就可以现场组装起来,就可以立即使用了

这就节省了很多的运输时间。

朱高炽看了这个设计图之后,也是称奇,大力的奖赏了一番这个发明的人才。

看来让他们多读书识字才能开发智慧,才能跳出禁锢啊。

以后这教育方面还得加把劲,争取让大家都能读书识字。

朱高炽看了看,这个云梯还有一个毛病,那就是架上去之后很容易被上面的守城士兵给推开。

这个情况在电视上也见过,人都爬上去了,上面一推梯子,人又掉下去了。

于是,朱高炽特意让人在梯子上面按上两个挂钩,这个挂钩就可以直接挂在城墙上面。

挂上去之后不是也能掰掉吗?

是能,但是由于人在往上面爬,人的重量就会死死的压住这个挂钩,上面就很不容易将挂钩掰开,这就为攻城争取了时间。

就这一个小小的改变,直接扭转了战局,这个挂钩后来真的在战斗中起到了绝对的意想不到的作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妙笔阁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