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不会,肯定会!
作为夫余王,夫台对高句丽了解很深,这就是一个骨子里充满野心的国家,若是有机会,他们绝对会对夫余出手。
不只是高句丽,若是他夫余国有能力,也会想着一统辽东,没有任何一个国王能放下开疆扩土的诱惑。
高句丽这些年之所以和夫余国关系和睦,不是因为当年的香火情,而是夫余的强大。
夫台目光闪烁了几下,然后朝简雍问道:
“简先生有何高见?”
简雍负手而立,一副高人模样:
“那就看夫余王有什么想法了,是想维持辽东的稳定,还是想一统辽东?”
夫台身体往后面一靠,并没有说话,整个大殿里面陷入一片死寂,简雍也不急,盯着前方四五米处的石板,好像那上面的纹路,是世界上最美的景色一样。
良久之后,夫台缓缓问道:
“有何区别吗?”
简雍这才微微抬头,回答道:
“若是夫余王想要维持辽东稳定,只要作出出兵高句丽的姿态,高句丽就会放弃攻击玄菟郡,返回备战,辽东局势自然是稳了!”
顿了顿,在夫台审视的目光中,简雍再次说道:
“但若夫余王想要一统辽东,就可以趁其大军在外突袭,一举重创高句丽,然后蚕食他!”
“若能拿下高句丽,再图谋辽东,易如反掌!”
夫台哈哈一笑:
“先生智谋,令本王佩服,可若是本王一统辽东,对你大汉何益?”
简雍也是呵呵一笑:
“若是夫余王真有一统辽东的意图,玄菟公孙太守,乐浪刘都尉都愿助夫余王一臂之力,但是我们需要大王一个承诺!”
夫台眼中露出一道异色:
“什么承诺?”
“若夫余王能击败南方三韩之前,不得对大汉用兵,若能击败三韩,我们主动把玄菟郡,乐浪郡献上,但是夫余王不得阻碍我汉人西迁!”
夫台沉默片刻,开口问道:
“为何选择本王?”
“整个辽东谁不知道夫余王重信守诺,若是真有人能一统辽东,我们希望,这个人是夫余王!”
夫台心里清楚,事情绝对没有简雍说的这么简单,这里面必然有他不清楚的谋划。
但那又如何,夫余其实早就想过一统辽东,但这里面有个绕不过去的坎,那就是大汉。
玄菟郡的前两任太守,公孙域和耿临,那都是猛人,直接打的整个辽东诸国抬不起头来,纵然在耿临死后,玄菟郡无主,大汉朝廷也不重视,但是夫余也不敢乱动。
谁知道,大汉朝廷哪天想起了这里,派个猛人过来,到时候一拉清单,他们夫余就惨了。
而现在,简雍给他指明了另外一条路,先拿高句丽,然后图谋三韩,再占据整个辽东。
若是真的拿下除汉土之外的所有地方,也未尝没有与大汉的一战之力,甚至富庶的中原地区……
总之这个计划,夫台没有看到坏处,不过他没有立马答应,他要和朝中大臣商议一下。
“此事容本王思量一二,先生远道而来辛苦,不如先休息几日!”
简雍拱手行礼:
“那外臣就先行告退!”
话落,简雍转身,一挥衣袖,风度翩翩的走了出去。
夫台看着简雍的背影,有些感叹道:
“这就是上国风度吗,着实让人羡慕啊!”
随即,夫台目光一凝,对护卫吩咐道:
“传……”
十日后,夫余出兵偷袭高句丽,直接拿下一座城池,高句丽大惊,立马招于素大军回国御敌。
于素早就做好了准备,在收到命令次日的时候,就带着大军返回了!
至此,玄菟郡的危机已经解除了。
不过高句丽并非夫余的对手,一旦夫余彻底拿下高句丽,必定实力大涨,那个时候,才是灭了饿狼,引来的猛虎。
所以对于玄菟郡,或者乐浪郡来说,最好就让他们战局陷入胶着,或者是两败俱伤,这才符合大汉的利益。
于是夫余并不是简雍出使的最后一站,反之,才刚刚开始!
他要效仿苏秦张仪那样,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扰动整个辽东,给玄菟郡和乐浪郡争取发展的时间!
………………
幽州马城,张飞坐在书房内,听姜林的汇报:
“君侯,黑山军退回太行山后,丘居力他们已经带着人返回乌桓三部了,君侯在凉州的事迹也在乌桓三部传开了!”
张飞微微颔首,问道:
“云长那边如何了?”
“关将军与张将军带着神威军纵横草原,先后灭了五个部落,战杀敌人过万,俘获牛羊,人口无数!”
“其中半数送来马城,剩下的都赏赐给了部下,现在乌桓三部,人人以加入神威军为荣!”
姜林顿了一下,试探性的问道:
“君侯,若是长此以往,恐怕神威军只知道关将军,而不知道君侯,这会不会?”
张飞知道姜林担心什么,他笑道:
“平安,本侯问你,你觉得未来的战争形势是什么?”
姜林一愣,随即想到汉城之战,他们两千破十万的战绩,眼中精光一闪:
“是火器?”
姜林是暗卫首领,对于马城的秘密,知道的可不少。
张飞有些赞许的点了点头:
“对,就是火器,掌心雷只是火器的一种,还是最基础的一种,那种威力,你也看到了!”
“未来,谁掌控了火器,谁就掌控了天下,无往而不利!”
“神威军也好,即将组建的大汉狼骑也罢,都是我们扩大威名,消耗异族的工具而已!”
“再者,本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本侯相信云长!”
姜林拜道:
“君侯英明,是我多虑了!”
“不!”
张飞打断姜林:
“你是暗卫统领,替本侯监视天下,是本侯的眼睛,是耳朵,怀疑一切,是你的本分!”
妙笔阁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