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云天耳边嗡嗡作响,那些路引上的字迹确实与父亲手书无异。
假王贵突然暴起撞向蟠龙柱,血溅在萧云天手中的羊皮卷上,恰好模糊了关键的年款暗纹。
\"伪造御用之物当诛九族!」兵部侍郎的咆哮震得梁上灰尘簌簌而落,那灰尘在空气中弥漫,带着陈旧的气息。
禁军铁靴声从殿外包抄过来,铁靴与地面的碰撞声整齐而有力,萧云天按着袖中最后半片虎符残片,突然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郭启的刀柄第三次磕地时,殿外突然传来马匹嘶鸣,那嘶鸣声高亢而激昂。
八名灰衣汉子扛着半人高的铁箱跨过门槛,铁箱的重量让地面微微震动,箱角暗红漆面赫然是萧家钱庄特有的云纹标记。
\"永昌三年三月初七,兵部从萧家钱庄支取白银二十万两。\"郭启抽出铁箱最底层的牛皮账册,封泥上还沾着西域特产的青盐结晶,那青盐结晶在阳光下闪烁着淡淡的光泽,\"这笔钱本该用于北疆军饷,却在凉州被换成铁矿石——经手人正是户部尚书的外甥,凉州转运使刘炳!\"
殿内响起纸张翻动的簌簌声,那声音如同微风拂过书页。
大理寺少卿突然指着账册某处惊叫:\"这页夹着突厥王庭的密信!\"泛黄羊皮纸上朱砂印鉴犹在,正是突厥左贤王与兵部侍郎约定在军械中掺火磷的密约。
萧云天趁机甩出袖中最后半片虎符,铜片落地时与先前残片严丝合缝。\"当年突厥细作正是持此完整虎符,骗开北疆三座军械库。\"他靴尖碾过虎符表面的暗纹,碎铜片里竟露出半截镶金密匙,\"这把钥匙能打开工部档案库最深处的暗格——诸位要不要猜猜里面藏着什么?\"
刑部主事突然冲出队列,扑通跪在御前:\"臣愿作证!
三年前萧老将军的认罪书是被人按着手腕写的!\"他颤抖着从怀中掏出个琉璃瓶,瓶中浸泡着半截发黑手指,那手指散发着刺鼻的药水味,\"这是萧将军断指,指甲缝里还留着刑部特制的乌头药膏!\"
局势骤转。
当萧云天抖开那幅三丈长的罪证帛书时,十二名涉案官员的罪状竟精确到具体时辰。
郭启在旁补充道:\"上月突厥俘虏营里,有七名工匠供认曾为兵部仿制萧家弩机。\"
皇帝终于抬手示意禁军退下。
当龙案上的证物堆成小山时,老太监捧着圣旨尖声宣判:\"萧氏一族忠烈可鉴,着令礼部重修族谱。
涉案官员即刻革职查办,九族流放琼州!\"
萧云天走出金銮殿,心中如释重负,感慨着家族命运的改变。
他走在回萧家祠堂的路上,看到京城的百姓们议论纷纷,脸上满是对萧氏一族的敬佩。
暮色染红宫墙时,萧家祠堂前的石阶已被鞭炮碎屑铺成红毯,鞭炮碎屑在余晖中闪烁着五彩的光芒。
族老们捧着崭新的紫檀牌位泣不成声,萧云天却盯着供桌上那柄镶红宝石的波斯弯刀——刀刃反光里,他分明看见朱雀门拐角处有片紫色官服衣角闪过。
萧云天站在祠堂中,心中满是对家族沉冤得雪的欣慰,此时远处传来庆功宴的热闹声音。
他慢慢走向庆功宴,一路上感受着人们的欢呼和喜悦。
庆功宴的烟火照亮半座京城时,萧云天独自站在祠堂飞檐上。
他摩挲着曾经在一次神秘奇遇中获得的一个特殊物品,这个物品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变成了“危机预判”符咒,看着远处某座尚未挂白幡的府邸轻笑出声。
夜风卷起他腰间玉佩,玉穗缠着的半片金丝账页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妙笔阁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