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袁大盟主在河北有四州七十万大军,曹公在许昌有八十三万大军,可惜一战而败,从此,河北与江东这两大势力已成割据之势,但曹公扶佐天子在中原,应该不至于灭亡,那样的话,这天下真恐怕要三分了?”
如此分析的是诸侯中的刘岱,他唯一说错的是袁绍,在座之人都不是傻子,如果带着天子在许昌的曹孟德没有先削平河北,怎么敢南下江东呢?
“就是不知道江东是哪一路诸侯?有福气有周瑜这样的名将。”
“江东现在那几块料,我觉得都不太像,袁公路离江东最近,但只有三年天子之命,可以排除了。要是在座诸位谁有这个能力又离江东最近的话,那就得是孙文台了?”
说着这个话的人是刘虞,当然当他如此说的时候,孙坚已经不在大帐中了,他觉得自己跟袁术关系太近,生怕下一步有不利于自己的消息,急切地回到了自己军中大营中。
不仅袁术、孙坚,天幕出题到了现在,此时还在大营中的也就只有袁绍、刘虞、刘岱、公孙瓒、刘关张三兄弟,还有曹操这几个人了。毕竟大家都担心这期间万一打起来,在袁绍的大营中实在不安全。
至于剩下这几个没走,一时因为袁曹关系太好,刘虞是袁绍扶植起来的,而公孙瓒有刘备三兄弟,自认为比较安全。
【在着名的赤壁之战中,周瑜创造了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也凭此仗成为一时名将。后人有一句诗哥称赞此战:“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请问此战中东风意味着什么?】
“好,朱力,你挺棒的,这个题出的就很有水平?”
此时就连曹程也不得不赞叹一句朱力这个题目出得自然又有水平,至于后面是否会揭发出曹操的“人妻曹”本性,曹程就不管了。
反正答题碰到了朱力这个队员,曹程也只能将生死付之度外。
【甲、此战以水战为主,没有东风,东吴水师无法战胜顺江而下的朝廷水师】
【乙、此战中,突然暴发巨型大风,从东南而来,正好席卷了朝廷水师,导致曹孟德大军几乎全军覆灭】
【丙、此战中,周瑜算出东南风刮起的时机,用火攻打败了曹孟德所率领的大军】
【丁、以上都不是】
“孟德不以打仗而擅长,以后还是不要亲自领兵为好?”袁绍有些讽刺地说道。
这句话,他本来在天幕刚刚讲到曹操追董卓中了埋伏就想说了,只是那个时候大家都以为曹操是忠臣,所以他也没好意思挖苦他一下。
但现在袁绍也算是清楚了,就算曹操真心想当忠臣,但是他已经坐在了霍光与王莽的位置上了,想当忠臣,除非是曹操的子孙都提前死光了,或者曹操脑子被儒家那套给洗透了。
当然袁绍太知道曹操的人品了,这是一位宁我负天下,我令天下人负我的主。
恐怕曹操未来所谓主持朝政,概括起来就几个字“挟天子以令诸侯”。
想明白了这一切,袁绍已经不想再跟诸侯们掰扯什么了,他只想将来如何也要抢在曹孟德前面将汉献帝握在手里。
“汉献帝,多好的一个谥号,拱手奉上也可称之为献?呵呵呵”袁绍如此一想,似乎这天下还真就是将来谁先掌握了汉献帝就是谁的了。
妙笔阁小说网